研究生培养

发布者:必赢 发布时间:2019-12-20 浏览次数:6477

必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英语语言文学:本专业于1993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连续三次被评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现有三个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学,语言学。该专业拥有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的学科研究队伍,研究方法注重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加强交流合作,增强研究能力。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重点是英美文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等。既注重西方经典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又注重综合分析比较,吸收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新成果。语言学的研究重点是应用语言学,符号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及其运用等,翻译学研究中外翻译理论流派,翻译史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翻译理论研究和从事各类翻译实践的能力。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本专业于2003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必赢的优势学科。研究方向包括: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俄罗斯语言与文化,日语语言与文化。本专业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坚实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基础,并能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不仅注重介绍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轨迹与现状,其主要流派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还注重探讨如何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来推动国内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学科建设和发展,努力为教育部门和其它相关机构培养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与教学论:这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广泛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的学科,重点为运用语言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系统深入地研究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探讨英语教和学的最佳途径,设计切合现代外语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为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策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外语教学的基本理论、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等。研究领域涉及:普通语言学,二语语言习得理论,心理语言学,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英语教育基本原理及方法,英语教育研究方法,外语教师教育,中外外语教育比较等。

俄语语言文学:本专业于2011年获得俄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与文化。专业目标旨在培养高水平的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人才,要求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熟悉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历史、重要流派,了解俄罗斯文学批评史,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某一流派某一作家的创作进行深入研究。

日语语言文学: 本专业于2015年获得日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语言学、日本宗教与文化的比较研究。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东方视野、能阅读分析基础文献、熟悉日本文学、宗教、语言的发展脉络,有一定中国古典文学知识和宗教学知识基础,具备较好的理论素养,能够熟练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日本的文学、语言、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人才。

 二、培养目标

英语语言文学:培养能够在外事、经贸、新闻、高等院校、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英语高级人才。所培养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过硬的基本功,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应熟悉语言发展的历史、各流派的基本特点,掌握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其中的某一领域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应熟悉英美文学的整个发展历史,弄清各个时期的文艺思潮、流派特征及其影响,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并能就某一时期的文学流派或某一作家的创作思想、风格等进行较深入的研究;翻译学方向的研究生应掌握中西方翻译理论,理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具有较强的运用翻译理论对古今中外各种翻译现象进行描写、解释、批评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元、实用的翻译观念。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具有坚实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外国语言学研究和高校教学等工作,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第二外国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头表达能力及阅读本专业文献能力的高层次研究与教学人员。

课程与教学论: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厚和坚实的语言学,教育学,第二语言课程和教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视野开阔,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精通现代外语,熟练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科研工作,具有严谨、求实学风和独立从事英语教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力的研究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专门人才。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科教事业精神,具有宽厚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和较高科研能力和素养的高层次研究和教学人员。学业完成后能够胜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俄语语言文学:本学科培养能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俄语高级人才。所培养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具有坚实的俄语语言基础、过硬的基本功,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应熟悉语言发展的历史、各流派的基本特点,掌握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其中的某一领域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俄罗斯文学与文化方向的研究生应通过对俄罗斯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的阅读,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分析作品的能力,熟悉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历史、重要流派,了解俄罗斯文学批评史,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某一流派某一作家的创作进行深入研究。

日语语言文学: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东方视野、能阅读分析基础文献、熟悉日本文学、宗教、语言的发展脉络,有一定中国古典文学知识和宗教学知识基础,具备较好的理论素养,能够熟练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日本的文学、语言、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人才。  

                         三、专业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 1、英美文学;2、英语语言学;3、翻译学

俄语语言文学 1、俄罗斯文学与文化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应用语言学;2、跨文化交际

课程与教学论 :英语教学论

日语语言文学:日本文学

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专业特殊、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期一般不超过1年。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2学分(学位课不少于22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

英语语言文学:普通语言学、中西文化、语用学、文学基本原理(文学方向)、西方文论(文学方向)、翻译通论(翻译方向)、翻译批评导论(翻译方向)、跨文化交际学(翻译、语言方向)、TEFL(语言方向)

俄语语言文学:社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俄罗斯文学理论(文学方向)、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俄罗斯文化概论、翻译理论、中国文化概论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TEFL、语言学文献导读与论文写作、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普通语言学、英语教学论、语言学习理论及研究方法、外语教师教育

l  科研实践考核:研究生需向导师提交学术会议及学科前沿讲座综述报告,并由导师评阅给予成绩。

l  教学实践考核:研究生教学实践课程由学院研究生教研室组织安排,并根据研究生授课情况评定成绩。

六、培养方式

(一)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既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重视集体培养的优势。

(二)导师应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和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组织有关教师和研究生本人制订出研究生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

(三)授课教师要制定出课程教学大纲和详细的教学计划,列出必读和参考书目。授课采用讲授和讨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生应结合所学专业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早出成果。申请学位前,研究生需提交1C类(含C类)或D类科研成果(载体为增刊、专辑、论文集的除外)

(五)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每次活动均要求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由导师或有关教师对其进行考核,给出评语和成绩。

七、学位(毕业)论文

学生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由本人提出研究课题,经指导老师同意后确定题目,研究生写出开题报告,导师审阅签字后,可以组织开题。

(一)论文开题报告结合研究生中期考核进行,由研究生在读书报告、文献阅读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提出论题和构想,组织35名导师论证。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前人研究概述、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难点及拟解决方案等,制定出具体的论文写作计划,经专家组研究同意,报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后实施,并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存档。

(二)根据导师提出的意见,研究生修改开题报告,并进一步拟定撰写大纲,经导师认可后动笔。从论文定题到完成应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在第五学期末对论文进行全面检查,论文最后定稿和印刷必须在第六学期中期完成。

(三)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在第六学期5月底6月初。

(四)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可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必赢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学科教学(英语)、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 1997年开始设置招生,并于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的专业硕士学位(简称EDM)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硕士学位设置的目的是给中小学教师提供系统的进修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教育部,1996)进而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更高要求。

农村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 “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于2004年启动实施。这是通过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特岗计划”等政策导向,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教师培养模式、造就大批高层次高素质骨干教师的重要举措。农村教育硕士所培养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过硬的基本功,具有系统的语言学,教育学、和教学相关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学业完成后能够胜任基层中小学外语的教学及研究工作。所培养研究生赴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中学任教。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为贫困地区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本科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学教师缺乏的矛盾,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同时也创新了农村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提高了农村教师学历层次。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较高的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从事基础英语教育的骨干教师。其培养要求如下:

(一)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热爱教师职业,有志于基础英语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

(二) 有较为宽厚的人文学科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善于独立思考,具备批判性精神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教育研究方法和现代化技术解决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掌握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方法,能够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 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用熟练、得体的英语授课,能通过阅读英语原版书刊把握英语学科教学领域的研究动态,具有较为出色的英语学科教学的能力,能胜任英语教学业务骨干的工作。能理论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新性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

(四) 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教学论等方面的理论素养,具有合作和创新精神,能主持和从事英语学科教学的改革和科学研究。

(五)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魄以及教育道德品质。 

三、专业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英语)方向

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至少须修满3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8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

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至少须修满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0学分,实践研究2学分。

农村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取得“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入学资格的学生(以下简称“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由省级教育厅安排到签约的农村学校任教3年,取得教学实践经验;随后一年到西北师范大学脱产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并完成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后,在原任教农村学校继续工作到服务期满4 (含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时间)。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

学科教学(英语):英语教学论、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外语教师教育、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英语教学论、语言学习理论及研究方法、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基础教育外语课程改革研究。

农村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英语教学论、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外语教师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应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评定,应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考试、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各课程学习考核,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

(一) 课程学习考核:由各课程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讨论等以考试或学期论文形式进行考核。

(二) 教学实习实践考核: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由学院研究生教研室组织安排,并根据研究生授课情况评定成绩。

(三) 科研实践考核:对研究生提交的教学录像,实践环节考核材料及开题报告及论文准备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应就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现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度及主要参考文献等做出充分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六、培养方式

(一)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既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重视集体培养的优势。

(二)专业硕士学位课程授课教师应撰写完整的教学大纲,内容包括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参考文献等。课程教学可采用集中授课与平时自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三)专业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注重综合运用团队学习、专题研讨、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教育调查等教学方法,加强对课前自学、课后作业和网上辅导等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指导,努力将新理论、新成果、新案例及时充实到教学中,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注重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创新,努力形成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可采用教学观摩、辅助教学、试讲、说课、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践研究环节可在任教学校进行,同时应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六)结合本院系自身特色与优势,积极探索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幼儿园合作的新机制,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培养研究生。 

七、学位(毕业)论文

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非全日制)

(一)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应在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时间不少于一年。对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进行全程指导和把关,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二)研究生在读书报告、文献阅读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提出论题和构想。开题应由学生申请,学院负责组织35名导师论证,并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前人研究概述、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难点及拟解决方案等,制定出具体的论文写作计划。经专家组研究同意,报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后实施,并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存档。

(三)根据导师提出的意见,研究生修改开题报告,报告通过后进入正式的论文研究与撰写阶段。从论文定题到完成应有一年以上的时间。

(四)专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立足基础教育实践,注重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五) 学院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开题和评审制度。学位论文通过评审,方可进行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人员。

(六)在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实习实践环节考核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研究生还要满足以下一个条件,方可申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提交以下所列实践环节考核材料中的一种(要求用英语完成;字数不少于5000字):

1)中、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理论分析及课后反思;

 2)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察记录(或教学录像)及分析;

3)中、小学英语测试卷命题说明、试卷分析;

4)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调查分析或个案研究;

5)中、小学英语教材专题分析与研究。

640分钟的教学录像

 

农村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 学位(毕业)论文

(一)硕士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应在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时间不少于一年,并鼓励研究生尽早介入学位论文。

(二)论文选题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查阅相关的基本文献,了解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选择本学科内有重要学术价值,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政治决策提供借鉴的问题为论文选题。

(三)研究生在读书报告、文献阅读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提出论题和构想。开题应由学生申请,学院负责组织35名导师论证,并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前人研究概述、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难点及拟解决方案等,制定出具体的论文写作计划。经专家组研究同意,报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后实施,并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存档。

(四)根据导师提出的意见,研究生修改开题报告,报告通过后进入正式的论文研究与撰写阶段。从论文定题到完成应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在第五学期末对论文进行全面检查,论文最后定稿和印刷必须在第六学期中期完成。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在第六学期5月底6月初。

(五)论文应在本学科研究的某一问题或方法上提出别于现有学术成果的新见解。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有据,结构严谨,行文流畅。

(六)本学科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组织答辩,通过答辩后,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翻译工作是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随着我国对外文化、经济交流合作的迅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翻译专业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翻译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它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译员为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以翻译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大纲设定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有较强的笔译及口译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商贸、工程、旅游和外事等专业领域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职业译员。

三、专业方向

(一)笔译方向(英汉-汉英互译)

(二)口译方向(英汉-汉英互译) 

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因特殊情况确需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学生至少须修满38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6学分,实践环节12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

(一)课程设置: 课程分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38学分。

(二)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应加强对学生翻译任务的评定,应注重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考试、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具体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期末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学期第18-19周进行。考核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计分。课程考试不及格者,须在半年内申请补考,补考不及格者,不得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2、在第二学期末,进行翻译硕士培养过程的中期考核,主要包括“语言综合技能、笔译综合技能、口译综合技能”,测评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毕业环节。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CATTI)者(口译方向为二级口译证书;笔译方向为二级笔译证书)可免于参加中期考核。

3、翻译实践考核包括课堂翻译实践、课外翻译实践及翻译专业实习三部分,三部分成绩形成翻译实践综合评价,其中课堂实践占40%,课外实践占30%,专业实习占30%,综合评价不及格者不能申请学位证书。

4、学生依据课堂及课外翻译实践情况,填写《翻译专业硕士翻译实践量报告单》,并定期向导师汇报,导师负责检查、评价、成绩评定,学生在每学期末上交《翻译专业硕士实践量报告单》,并提交学院存档。

5、翻译专业实习为期两个月,学生可以以在(顶)岗工作的方式进行专业实习,也可参加翻译实习基地的专业实习活动,由相关项目负责人或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做出实习鉴定。

6、要求学生至少参加2次学术报告活动,学生在参加完报告后提交学术报告学习总结,并提交学院存档。

7、奖励措施

    鼓励学生在读期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CATTI)考试(二级)。通过该资格考试者,经学院批准,可免修翻译工作坊类课程一门。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和省级以上翻译大赛、口译大赛。 

六、培养方式

(一)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基本翻译技能教学,第二阶段结合翻译实践进行学位论文撰写。

(二)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并采取多种实践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学生应按其所学方向相应完成不少于15万字的笔译实践或不少于400小时的口译实践。翻译实践和翻译案例分析贯穿教学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翻译思维能力。口译课程主要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笔译课程主要采用基于任务或项目的方式授课。

(三)采用学分制。全日制翻译专业硕士毕业学分要求不少于38学分。

(四)教师队伍由学院专任教师和校外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

(五)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由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以及外事与翻译实务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组成。

七 、学位(毕业)论文

(一)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应在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时间不少于半年。论文指导小组应该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对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论文及答辩等进行全程指导和把关,确保学位质量。

(二)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应立足翻译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解决翻译实践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翻译实践报告、翻译调研报告、翻译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或研究论文。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有据、结构严谨、行文流畅,能够体现较好的翻译专业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论文写作语言为英语,并要求达到不同论文类型相应的字数要求。具体要求参见《必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说明》。

(三)研究生在前期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开题应由学生申请,学院负责组织35名导师进行论证。经专家组研究同意,报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后实施,并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存档。

(四)根据导师提出的意见,研究生修改开题报告,报告通过后进入正式的论文研究与撰写阶段,从论文定题到完成至少应有半年时间。

(五)在第三学期需进行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包括所修读课程成绩、翻译实践成绩、中期考核成绩。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合格者,可以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未合格者可于第四学期初再参加一次审核,仍未通过者取消论文答辩资格。

(六)学位论文采取匿名评审制度,论文评审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学位论文需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提交答辩委员会,方可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八、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38学分,达到翻译实践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方可申请翻译硕士学位。经西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