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学期 美国文学学术团队活动(3)

发布者:必赢 发布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10

 2023626日下午4:40-6:00,必赢美国文学学术团队在致朴楼507教室举办学术活动。本期主讲人尹泰鸿博士为团队做了题为《欲望、幻象与误认:<莎乐美>的精神分析解读》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赵秀兰老师主持,外院美国文学团队成员与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尹博士从《查理二世》中的一个片段引入,指出该剧中欲望为幻象建立了支点,幻象使主体产生误认,幻象与误认成就了王尔德这部关乎欲望生死之悲剧,以此引出研究问题:剧中诸人物欲望产生的根本逻辑是什么?欲望与死亡这两个情节动机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分析与伦理学意义?

接着,尹博士运用拉康-齐泽克的幻想/象理论对《莎乐美》进行分析,主要从误认——爱情的逻辑和“要求”之辩证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齐泽克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来阐释真理的逻辑:真理来源于误认,误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境遇。主体的误认赋予客体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价值,使其具有了某种想象性的神秘力量,从而成为主体意识的崇高客体。二、“爱-拒绝”这一对戏剧冲突本质上是“要求-禁止”之间的冲突,欲望成形于需求与要求之分离处,简而言之,“要求-需求=欲望”。依据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奴隶是自由的,主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奴隶,莎乐美即为真正意义上的奴隶。主体的欲望实际上是他者的欲望,而莎乐美为了满足其性倒错的欲望,毁灭了约翰的使用价值,获得了交换价值。莎乐美在对先知的斜目而视中,回溯性地为欲望自身设定了成因,让先知成了她的欲望客体,然而欲望的小客体实为空无;一切皆是无中生有,皆是因为误认所致;主体若过于知情,便要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可见,主体的误认、欲望、幻象成就了《莎乐美》这一部悲剧性的传世之作。

最后,老师和同学们就国内外精神分析、拉康-齐泽克的幻想/象理论以及《莎乐美》的理解与阐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